- 【興隆集團】
- 山東省聊城市首創鋼管有限公司
- 聯系人:桑經理
- 手機:18264555522
- 手機:16500588884
- 電話:0635-8878184
- 電話:0635-8878084
- 傳真:0635-8878084
- 賬號:15814101040006308
- 稅號:91371500MA3C6B4A3P
- 網址:www.hihjmtp.cn
- 地址:遼河路東首興隆市場
聯系我們
遭遇“三高”之痛 無縫鋼管業面臨二次“去庫存化”
生產與出口高增長行業運行態勢好轉
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國內經濟運行良好的大背景下,生產高增長、出口顯著回升、價格波動運行、利潤大幅增長等,成為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工業運行的幾大關鍵詞。
生產增長需求下降
今年上半年,鋼鐵生產繼續保持高增長,但需求拉動作用明顯減弱,粗鋼表觀消費量逐月下降。
據中鋼協統計,上半年我國累計生產粗鋼32317.2萬噸,同比增加5628.5萬噸,同比增長21.09%;生產生鐵30379.1萬噸,同比增加4409.8萬噸,增幅為16.98%;生產鋼材(含重復材)39868.3萬噸,同比增長26.08%。上半年平均日產粗鋼178.6萬噸,比上年平均日產156萬噸,增長14.5%,相當于年產粗鋼6.5億噸的水平,呈現高增長的態勢。但7月份日產水平已經降到169萬噸,僅相當于年產粗鋼6.2億噸鋼水平。
"鋼鐵生產高增長主要來自國內市場需求增長的拉動,加上年初以來社會對鐵礦石價格上漲并引發鋼材價格上升的預期過高,導致社會鋼材庫存不斷上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指出。
上半年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達到30720萬噸,同比增加3898萬噸,增長14.53%。從發展趨勢看,由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特別是新開項目增幅回落,1月份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27.41%,以后逐月下降,5月份降至10.02%,6月份降至-1.14%。國內需求增幅呈逐月下降態勢,表明鋼鐵生產高增長已經超出國內市場消費增長的需要,需求增長對生產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出口大幅增長
從進出口貿易來看,出口"量增價跌",進口"量跌價增"成為上半年的真實寫照。
上半年我國共出口鋼材2358萬噸,鋼坯12萬噸,折合粗鋼出口252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525萬噸,同比增長153%。同期,進口鋼材844萬噸,鋼坯26萬噸,折合粗鋼進口924萬噸,同比減少206萬噸,同比下降18%,上半年折合凈出口粗鋼1597萬噸。從鋼材進口平均到岸價格來看,上半年我國進口鋼材平均到岸價達到1181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增加42美元/噸,增長3.7%。而上半年出口鋼材的平均離岸價格為792美元/噸,比上年同期下降298美元/噸,降幅為27%。
談及上半年我國鋼材出口"量增價跌"的主要原因,羅冰生認為,這主要由于我國高附加值管材出口受"雙反"影響大幅下降,而低附加值鋼材普通熱軋薄板卷、普通型材等出口大幅增加,兩者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070.62%和271.57%。
鋼價波動運行
今年以來,在成本和需求雙重作用下,國內鋼材價格走出一波強勁攀升的態勢,4月23日達到最高點,當日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26.4點,比年初上漲18.8%,其中長材上漲21.03%,板材上漲16.74%。
4月23日以來,國內鋼材價格由升轉降,而且降價的態勢不斷發展。到7月16日,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降至110.61點,比4月23日高點下降15.79點,降幅為12.49%,其中長材下降13.7%、板材下降12.57%。
"在三個月鋼材價格下跌之后,特別是部分鋼材的市場價格已低于企業生產成本,近期鋼材價格又有所反彈,但反彈力度不大,仍處于價格低位波動運行狀態。"羅冰生表示。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市場長材、板材價格均處在成本線運行區間。截至6月25日,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比1994年4月上漲15.89%,比年初上漲8.92%,同比上漲13.64%,遠低于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漲幅。
企業效益低于平均線
今年以來,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但仍然處于低效益狀態。
上半年重點統計的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共計實現利潤507.18億元,同比增加484.36億元,增長21.22倍;實現銷售收入14603.92億元,同比增長46.06%;實現利稅8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
但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產品銷售利潤率僅為3.47%,遠低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水平,鋼鐵行業運行仍然處于低效益的狀態。同時,由于成本上升,鋼鐵產品價格下跌,5月和6月利潤均出現環比下降。
并購重組風起云涌
上半年,我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邁出新的步伐。經國資委批準,鞍鋼集團與攀鋼集團開展重組合并;本鋼集團合并北臺鋼鐵,重組為本鋼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團、天鋼、天津鋼管、天鐵聯合重組為天津渤海鋼鐵集團;首鋼集團合并重組通化鋼鐵已經正式簽約。
羅冰生特別指出,由于我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步伐不斷加快,上半年國內前十大鋼鐵集團累計粗鋼產量達到14105.87萬噸,占全國粗鋼總量的43.65%,比上年同期提高2.76個百分點,鋼鐵行業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
羅冰生透露,業界期待已久的鞍鋼與本鋼整合或將在今年底前取得重大突破。
問題篇
遭遇雙重夾擊鋼鐵工業直面"三高"挑戰
經歷了高速增長的上半年,供大于求、節能減排以及成本和價格的雙重夾擊,將成為我國鋼鐵工業健康運行的現實挑戰。其中,尤以高成本、高庫存和高出口帶來的潛在問題最為突出。
高成本之重
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111.5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5.35美元/噸,上漲46.42%。其中,6月份高達139.85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增加71.72美元/噸,上漲105.27%。
"特別是鋼鐵企業前期進口的低價鐵礦石已經基本用完,今后將采用近期進口的高價鐵礦石,從而進一步推高鋼鐵生產成本。"羅冰生說。
除了"高燒不退"的鐵礦石價格,焦煤、焦炭采購成本也呈明顯上升趨勢。中鋼協對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進行統計,在上半年企業實際采購成本中,煉焦煤增長31.6%,噴吹煤增長21.3%,冶金焦增長17.9%,國產精礦粉增長45.8%。6月份煉鋼生鐵制造成本同比增長33.7%,并呈現逐月上升的狀態。
隨著生產成本壓力增大,我國鋼鐵生產已經進入高成本運行時期。"今年鋼鐵生產成本或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成本管理由此成為鋼鐵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戚向東言。高庫存之痛
當前鋼鐵生產總量過高,造成能源、資源消耗總量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上升。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耗電總量同比增長29.3%,大中型鋼鐵企業總能耗增長14.23%,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增長13.18%。
與此同時,在鋼鐵生產總量高增長的情況下,全社會已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并促使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由升轉降。加上鋼材生產成本上升,部分企業效益明顯下滑,有的鋼企甚至虧損并且減產。到目前為止,國內40%的鋼鐵企業產量已經開始下降。在中鋼協重點統計的鋼鐵企業中,5月份企業利潤環比下降17.9%,6月份環比下降37.77%。
此外,社會鋼材庫存顯著增加也是鋼鐵生產供大于求的直接表現形式。在中鋼協重點統計的鋼鐵生產企業中,6月末企業鋼材庫存已經達到1030萬噸,比年初增加290萬噸,增長39.3%;鋼坯庫存為367.3萬噸,比年初增加74.5萬噸,增長25.4%。
盡管當前的高庫存已經引起鋼鐵業界的高度警惕,但戚向東認為應該辯證地進行分析,"合理的庫存是保證鋼鐵供給所必需的,并且不同鋼材品種的庫存水平是否過高也應該區別對待。"
高出口之憂
今年上半年,我國鋼材出口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國際市場鋼材需求回升,價格上漲,同國內市場價差擴大;二是亞洲國家和地區經濟復蘇較快,進口需求上升;三是鋼鐵生產高增長提升了出口能力。
在羅冰生看來,我國鋼材出口高增長的背后存在三大隱憂:一是出口退稅率調整將抑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從7月15日起我國正式取消部分鋼材出口退稅率,主要涉及熱軋板卷、型鋼、寬小于600mm的帶鋼等品種,約占當前鋼材出口總量的45%左右。"原來9%的出口退稅率取消后,鋼材出口成本明顯提高,加上人民幣匯率升至,這些都將抑制我國鋼材出口的高增長。"
二是目前國際鋼材市場已經出現供大于求。世界鋼鐵協會近期預測,今年全球鋼材表觀消費量將比去年增長10.7%,扣除中國外增長14.4%。而上半年全球粗鋼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27.9%,扣除中國外同比增長34.3%,產需之間的缺口分別達到17.2和19.9個百分點。
三是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不斷發展,鋼材出口是受其影響最大的產品之一,尤其是高附加值管材出口嚴重受阻。
趨勢篇
鋼價企穩出口回落行業面臨二次"去庫存化"壓力
如何平抑高成本、高庫存態勢,保持出口實現恢復性增長,是下半年鋼鐵工業健康運行的首要任務。
鋼價仍存反彈動力
今年4月下旬以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大幅下跌,造成市場一片恐慌。下半年,鋼材價格將何去何從尤為引人關注。"上半年,蓄水池功能、合理定價機制的喪失,導致國內鋼價出現了恐慌性下跌。"戚向東向記者表示,穩定鋼價,使其恢復至合理價位需要首先恢復市場信心。
具體來說:一是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消除市場對政策的恐慌預期;二是鋼鐵企業落實以銷定產,力爭做到市場供需平衡;三是鋼鐵企業、流通企業和終端用戶保持合理的庫存水平,發揮好蓄水池的作用;四是堅持鋼鐵產業鏈及上下游產品合理的比價關系;五是正確分析經濟形勢。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市場需求增加的趨勢也沒有改變。隨著政策和心態逐漸穩定,國內鋼價也將企穩反彈。
"從市場供需形勢分析,長材、冷軋薄板材基本面看好,熱軋板卷材和管材市場壓力較大。"戚向東說。
二次"去庫存化"挑戰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迫于市場需求減少的壓力,我國鋼鐵企業主動減少庫存,完成了第一次"去庫存化"的過程。當前,我國鋼鐵行業正在面臨第二次"去庫存化"的挑戰。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第三季度是鋼鐵工業運行的關鍵時期,如果生產成本能夠進一步下降,鋼鐵生產高增長的勢頭將被有效限制,進而促使鋼材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否則,當前我國鋼鐵工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很可能延續到第四季度。
戚向東建議,大宗原燃材料價格是經常波動的,在正確判斷價格走勢的基礎上,抓住有利時機合理調整庫存,由被動采購變為科學采購,是深化采購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降本增效的主線。
除此之外,鋼鐵企業還要依靠科技進步降低工序成本,實行全成本、全過程控制,依靠節能降耗、改善品種結構降低成本;同時深入開展對比挖潛活動,通過找差距主動降低成本。
出口或將明顯回落
中鋼協預計,下半年我國鋼鐵產品出口總量將比上半年明顯回落。戚向東表示,鋼材出口若要實現恢復性增長,鋼鐵企業的戰略選擇可以聚焦如下幾個方面: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戰略,不能把增產寄托在對國際市場的出口上;實行出口地區多元化戰略,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同時采取積極措施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實行出口高附加值戰略,控制"兩高一資"低附加值鋼管出口;實行出口效益精細化戰略,更加注重出口產品成本、質量和效益。
戚向東認為,今年我國鋼材出口肯定好于去年,預計凈出口達到1000萬~2000萬噸。
鋼企半年"眾生相"
上半年,國內鋼鐵上市公司的日子可謂苦樂不均,有的繼續虧損,有的盈利大增,還有的實現扭虧為盈。
華菱鋼鐵發布公告稱,上半年公司凈利潤預計虧損約3.7億~4.2億元。但據華菱鋼鐵董秘汪俊透露,由于市場需求不旺等原因,去年下半年正式投產產能為450萬~500萬噸2250熱軋項目至今尚未達產,目前開工率還不到50%。
而河北鋼鐵則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該公司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河北鋼鐵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5.5億~8億元,去年同期為9562萬元,同比大幅增長475%~737%。
實現扭虧為盈的濟南鋼鐵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0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75億元;完成營業收入159.55億元,同比增長32.09%。
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國內經濟運行良好的大背景下,生產高增長、出口顯著回升、價格波動運行、利潤大幅增長等,成為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工業運行的幾大關鍵詞。
生產增長需求下降
今年上半年,鋼鐵生產繼續保持高增長,但需求拉動作用明顯減弱,粗鋼表觀消費量逐月下降。
據中鋼協統計,上半年我國累計生產粗鋼32317.2萬噸,同比增加5628.5萬噸,同比增長21.09%;生產生鐵30379.1萬噸,同比增加4409.8萬噸,增幅為16.98%;生產鋼材(含重復材)39868.3萬噸,同比增長26.08%。上半年平均日產粗鋼178.6萬噸,比上年平均日產156萬噸,增長14.5%,相當于年產粗鋼6.5億噸的水平,呈現高增長的態勢。但7月份日產水平已經降到169萬噸,僅相當于年產粗鋼6.2億噸鋼水平。
"鋼鐵生產高增長主要來自國內市場需求增長的拉動,加上年初以來社會對鐵礦石價格上漲并引發鋼材價格上升的預期過高,導致社會鋼材庫存不斷上升。"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指出。
上半年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達到30720萬噸,同比增加3898萬噸,增長14.53%。從發展趨勢看,由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特別是新開項目增幅回落,1月份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27.41%,以后逐月下降,5月份降至10.02%,6月份降至-1.14%。國內需求增幅呈逐月下降態勢,表明鋼鐵生產高增長已經超出國內市場消費增長的需要,需求增長對生產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出口大幅增長
從進出口貿易來看,出口"量增價跌",進口"量跌價增"成為上半年的真實寫照。
上半年我國共出口鋼材2358萬噸,鋼坯12萬噸,折合粗鋼出口252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1525萬噸,同比增長153%。同期,進口鋼材844萬噸,鋼坯26萬噸,折合粗鋼進口924萬噸,同比減少206萬噸,同比下降18%,上半年折合凈出口粗鋼1597萬噸。從鋼材進口平均到岸價格來看,上半年我國進口鋼材平均到岸價達到1181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增加42美元/噸,增長3.7%。而上半年出口鋼材的平均離岸價格為792美元/噸,比上年同期下降298美元/噸,降幅為27%。
談及上半年我國鋼材出口"量增價跌"的主要原因,羅冰生認為,這主要由于我國高附加值管材出口受"雙反"影響大幅下降,而低附加值鋼材普通熱軋薄板卷、普通型材等出口大幅增加,兩者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070.62%和271.57%。
鋼價波動運行
今年以來,在成本和需求雙重作用下,國內鋼材價格走出一波強勁攀升的態勢,4月23日達到最高點,當日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26.4點,比年初上漲18.8%,其中長材上漲21.03%,板材上漲16.74%。
4月23日以來,國內鋼材價格由升轉降,而且降價的態勢不斷發展。到7月16日,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降至110.61點,比4月23日高點下降15.79點,降幅為12.49%,其中長材下降13.7%、板材下降12.57%。
"在三個月鋼材價格下跌之后,特別是部分鋼材的市場價格已低于企業生產成本,近期鋼材價格又有所反彈,但反彈力度不大,仍處于價格低位波動運行狀態。"羅冰生表示。
總體來看,目前國內市場長材、板材價格均處在成本線運行區間。截至6月25日,國內市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比1994年4月上漲15.89%,比年初上漲8.92%,同比上漲13.64%,遠低于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漲幅。
企業效益低于平均線
今年以來,鋼鐵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但仍然處于低效益狀態。
上半年重點統計的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共計實現利潤507.18億元,同比增加484.36億元,增長21.22倍;實現銷售收入14603.92億元,同比增長46.06%;實現利稅8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
但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產品銷售利潤率僅為3.47%,遠低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水平,鋼鐵行業運行仍然處于低效益的狀態。同時,由于成本上升,鋼鐵產品價格下跌,5月和6月利潤均出現環比下降。
并購重組風起云涌
上半年,我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邁出新的步伐。經國資委批準,鞍鋼集團與攀鋼集團開展重組合并;本鋼集團合并北臺鋼鐵,重組為本鋼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團、天鋼、天津鋼管、天鐵聯合重組為天津渤海鋼鐵集團;首鋼集團合并重組通化鋼鐵已經正式簽約。
羅冰生特別指出,由于我國鋼鐵企業聯合重組的步伐不斷加快,上半年國內前十大鋼鐵集團累計粗鋼產量達到14105.87萬噸,占全國粗鋼總量的43.65%,比上年同期提高2.76個百分點,鋼鐵行業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
羅冰生透露,業界期待已久的鞍鋼與本鋼整合或將在今年底前取得重大突破。
問題篇
遭遇雙重夾擊鋼鐵工業直面"三高"挑戰
經歷了高速增長的上半年,供大于求、節能減排以及成本和價格的雙重夾擊,將成為我國鋼鐵工業健康運行的現實挑戰。其中,尤以高成本、高庫存和高出口帶來的潛在問題最為突出。
高成本之重
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111.5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增加35.35美元/噸,上漲46.42%。其中,6月份高達139.85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增加71.72美元/噸,上漲105.27%。
"特別是鋼鐵企業前期進口的低價鐵礦石已經基本用完,今后將采用近期進口的高價鐵礦石,從而進一步推高鋼鐵生產成本。"羅冰生說。
除了"高燒不退"的鐵礦石價格,焦煤、焦炭采購成本也呈明顯上升趨勢。中鋼協對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進行統計,在上半年企業實際采購成本中,煉焦煤增長31.6%,噴吹煤增長21.3%,冶金焦增長17.9%,國產精礦粉增長45.8%。6月份煉鋼生鐵制造成本同比增長33.7%,并呈現逐月上升的狀態。
隨著生產成本壓力增大,我國鋼鐵生產已經進入高成本運行時期。"今年鋼鐵生產成本或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成本管理由此成為鋼鐵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戚向東言。高庫存之痛
當前鋼鐵生產總量過高,造成能源、資源消耗總量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上升。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耗電總量同比增長29.3%,大中型鋼鐵企業總能耗增長14.23%,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增長13.18%。
與此同時,在鋼鐵生產總量高增長的情況下,全社會已呈現供大于求的態勢,并促使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由升轉降。加上鋼材生產成本上升,部分企業效益明顯下滑,有的鋼企甚至虧損并且減產。到目前為止,國內40%的鋼鐵企業產量已經開始下降。在中鋼協重點統計的鋼鐵企業中,5月份企業利潤環比下降17.9%,6月份環比下降37.77%。
此外,社會鋼材庫存顯著增加也是鋼鐵生產供大于求的直接表現形式。在中鋼協重點統計的鋼鐵生產企業中,6月末企業鋼材庫存已經達到1030萬噸,比年初增加290萬噸,增長39.3%;鋼坯庫存為367.3萬噸,比年初增加74.5萬噸,增長25.4%。
盡管當前的高庫存已經引起鋼鐵業界的高度警惕,但戚向東認為應該辯證地進行分析,"合理的庫存是保證鋼鐵供給所必需的,并且不同鋼材品種的庫存水平是否過高也應該區別對待。"
高出口之憂
今年上半年,我國鋼材出口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國際市場鋼材需求回升,價格上漲,同國內市場價差擴大;二是亞洲國家和地區經濟復蘇較快,進口需求上升;三是鋼鐵生產高增長提升了出口能力。
在羅冰生看來,我國鋼材出口高增長的背后存在三大隱憂:一是出口退稅率調整將抑制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從7月15日起我國正式取消部分鋼材出口退稅率,主要涉及熱軋板卷、型鋼、寬小于600mm的帶鋼等品種,約占當前鋼材出口總量的45%左右。"原來9%的出口退稅率取消后,鋼材出口成本明顯提高,加上人民幣匯率升至,這些都將抑制我國鋼材出口的高增長。"
二是目前國際鋼材市場已經出現供大于求。世界鋼鐵協會近期預測,今年全球鋼材表觀消費量將比去年增長10.7%,扣除中國外增長14.4%。而上半年全球粗鋼產量比上年同期增長27.9%,扣除中國外同比增長34.3%,產需之間的缺口分別達到17.2和19.9個百分點。
三是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不斷發展,鋼材出口是受其影響最大的產品之一,尤其是高附加值管材出口嚴重受阻。
趨勢篇
鋼價企穩出口回落行業面臨二次"去庫存化"壓力
如何平抑高成本、高庫存態勢,保持出口實現恢復性增長,是下半年鋼鐵工業健康運行的首要任務。
鋼價仍存反彈動力
今年4月下旬以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大幅下跌,造成市場一片恐慌。下半年,鋼材價格將何去何從尤為引人關注。"上半年,蓄水池功能、合理定價機制的喪失,導致國內鋼價出現了恐慌性下跌。"戚向東向記者表示,穩定鋼價,使其恢復至合理價位需要首先恢復市場信心。
具體來說:一是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消除市場對政策的恐慌預期;二是鋼鐵企業落實以銷定產,力爭做到市場供需平衡;三是鋼鐵企業、流通企業和終端用戶保持合理的庫存水平,發揮好蓄水池的作用;四是堅持鋼鐵產業鏈及上下游產品合理的比價關系;五是正確分析經濟形勢。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市場需求增加的趨勢也沒有改變。隨著政策和心態逐漸穩定,國內鋼價也將企穩反彈。
"從市場供需形勢分析,長材、冷軋薄板材基本面看好,熱軋板卷材和管材市場壓力較大。"戚向東說。
二次"去庫存化"挑戰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迫于市場需求減少的壓力,我國鋼鐵企業主動減少庫存,完成了第一次"去庫存化"的過程。當前,我國鋼鐵行業正在面臨第二次"去庫存化"的挑戰。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表示,第三季度是鋼鐵工業運行的關鍵時期,如果生產成本能夠進一步下降,鋼鐵生產高增長的勢頭將被有效限制,進而促使鋼材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否則,當前我國鋼鐵工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很可能延續到第四季度。
戚向東建議,大宗原燃材料價格是經常波動的,在正確判斷價格走勢的基礎上,抓住有利時機合理調整庫存,由被動采購變為科學采購,是深化采購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降本增效的主線。
除此之外,鋼鐵企業還要依靠科技進步降低工序成本,實行全成本、全過程控制,依靠節能降耗、改善品種結構降低成本;同時深入開展對比挖潛活動,通過找差距主動降低成本。
出口或將明顯回落
中鋼協預計,下半年我國鋼鐵產品出口總量將比上半年明顯回落。戚向東表示,鋼材出口若要實現恢復性增長,鋼鐵企業的戰略選擇可以聚焦如下幾個方面: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戰略,不能把增產寄托在對國際市場的出口上;實行出口地區多元化戰略,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同時采取積極措施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實行出口高附加值戰略,控制"兩高一資"低附加值鋼管出口;實行出口效益精細化戰略,更加注重出口產品成本、質量和效益。
戚向東認為,今年我國鋼材出口肯定好于去年,預計凈出口達到1000萬~2000萬噸。
鋼企半年"眾生相"
上半年,國內鋼鐵上市公司的日子可謂苦樂不均,有的繼續虧損,有的盈利大增,還有的實現扭虧為盈。
華菱鋼鐵發布公告稱,上半年公司凈利潤預計虧損約3.7億~4.2億元。但據華菱鋼鐵董秘汪俊透露,由于市場需求不旺等原因,去年下半年正式投產產能為450萬~500萬噸2250熱軋項目至今尚未達產,目前開工率還不到50%。
而河北鋼鐵則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該公司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河北鋼鐵業績同比大幅增長,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5.5億~8億元,去年同期為9562萬元,同比大幅增長475%~737%。
實現扭虧為盈的濟南鋼鐵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0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75億元;完成營業收入159.55億元,同比增長32.09%。
華億鋼管制造有限公司專業生產10#、20#、35#、45#、鋼管、無縫管、精密管、合金管、無縫鋼管、無縫鋼管廠、山東無縫鋼管廠、無縫鋼管生產廠家、精密鋼管廠、小口徑精密光亮管、精密鋼管、精軋管、精拉管、合金鋼管、液壓支柱管 、小口徑無縫鋼管 20Cr40Cr合金管、27SiMn合金管、16Mn合金管、35CrMo合金管、20CrMoTi合金管等、各規格型號非標鋼管。銷售電話:0635-8878184,傳真:0635-8878084、手機:16500588884、 18864858678 、歡迎來電咨詢! 合作愉快!
山東省聊城市華億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無縫鋼管生產廠家http://www.hihjmtp.cn/編輯,轉載請注明,謝謝合作!





